跨足碳市場,共創環保新篇章

致力於協助您實現碳中和目標,一起為環境保護助力,邁向美好未來。

在全球氣候變化與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大背景下,我們深知碳排放量的控制和減少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。

憑借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,積極投身於自願性碳權市場的發展,致力於協助企業和個人實現碳中和目標,共同為地球的可持續發展努力。

作為碳權交易的專業平臺,為您提供全方位的碳交易服務,包括:

協助購買國際自願性碳權:

我們幫助您瞭解碳市場的最新政策和趨勢,挑選合適的碳抵消項目,確保您能夠在碳交易市場中順利完成交易。

多元碳資產管理配置:

在當今全球經濟與環境挑戰日益嚴峻的背景下,投資者越來越關注綠色金融及碳市場的發展。我們深知投資者追求多元化投資組合,以降低風險並提高收益。

企業碳排放評估與建議:

我們為企業提供碳排放評估服務,並根據碳排放情況制定量身定制的碳減排策略。

綠色金融產品介紹與推薦:

為您提供與綠色金融產品相關的資訊,助您在投資環保項目的同時,獲得可觀的回報。

你應該要知道的碳費與碳稅

公部門公告(若有異動,以政府公告為主)

碳權交易迫在眉睫:抓住機遇,共築綠色未來

問題:
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嚴峻挑戰,政府、企業和個人面臨著越來越高的碳排放壓力。為了實現碳中和目標,碳權交易成為了一個迫切需要關注和參與的市場。

激發需求:
碳權交易市場的快速發展,意味著碳抵消項目將越來越受到重視,同時也為企業和個人帶來了降低碳排放的機會。然而,如何在碳權市場中找到合適的碳抵消項目、制定有效的交易策略,以及確保資金的安全投資,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。

解決方案:
我們作為碳權交易領域的專家,為您提供一站式碳交易服務。我們的專業團隊將協助您了解碳市場的最新趨勢和政策,為您量身定制碳抵消策略,確保您在碳交易市場中取得成功。同時,我們致力於為客戶提供高品質、符合國際標準的碳抵消項目,助您實現碳中和目標。

我們的獨特服務:多元碳資產配置

在當今全球經濟與環境挑戰日益嚴峻的背景下,投資者越來越關注綠色金融及碳市場的發展。我們深知投資者追求多元化投資組合,以降低風險並提高收益。因此,我們特推出多元碳資產管理配置方案,旨在讓投資者在碳交易市場中有更多選擇,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。

多元碳資產管理配置方案具有以下特點:

1.豐富的碳資產選擇:我們為投資者提供多國多種碳資產選擇,包括碳排放權、碳抵消項目等,以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。

2.專業的投資建議:根據您的投資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,我們專業團隊將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碳資產配置建議,助您在碳權市場中取得成功。

3.靈活的投資策略:我們尊重投資者的投資理念,提供靈活多變的投資策略,既能短期操作,也能長期布局,以確保投資者在碳市場中獲得最佳收益。

4.風險控制與監測:我們重視風險管理,為投資者提供及時的市場動態和政策分析,並采取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,確保資金安全。

5.持續的投資回報:我們努力為投資者提供具有競爭力的投資回報,同時實現綠色環保的目標,讓您在享受收益的同時,也為地球的未來盡一份責任。

碳權購買流程說明:

請注意,無論您是企業法人還是個人,都可以進行碳權購買:

1.帶您了解碳市場基本概念:研究碳交易市場的基本原理、政策法規,以及各種碳抵消標準和項目類型。

2.評估碳排放量:根據碳排放情況(例如能源消耗、交通等),計算您需要購買的碳權數量。

3.選擇碳抵消項目:在全球範圍內挑選具有高品質、符合國際標準的碳抵消項目,以達到碳中和目標。

4.購買碳權:我們協助您購買經過聯合國認證VCS 或 GS 的碳交易平臺或者碳權供應商,購買您所需的碳權數量,並給予您正式認證電子檔。

5.轉讓或抵消碳權:將購買到的碳權用於抵消自身碳排放,或在未來的碳交易市場上出售以獲得收益。

6.跟蹤與報告:持續跟蹤碳抵消項目的進展,定期向相關機構報告您的碳排放和碳抵消情況。

7.持續改善:根據碳排放數據和市場動態,調整您的碳抵消策略,以實現更高效的碳中和目標。

抵銷碳權的正式文件

透過我們,您將享受到最專業、最貼心的一站式碳交易服務。我們的使命是協助您在碳交易市場中取得成功,同時為地球的可持續發展助力,共同開創綠色未來!

 

碳權交易所推薦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重,碳權交易作為一種有效的市場機制,逐漸在國際間受到重視。碳權買賣是指企業及個人在碳市場中進行溫室氣體排放權的交易。這一過程鼓勵各方通過節能減排等方式,實現碳排放的降低,進而促成全球範疇的碳中和目標。碳交易機制推薦

碳權交易的推行,有助於引導企業與個人重視環保意識,並尋求可持續的發展模式。想要參與碳市場,投資者需對政策法規、市場規模以及交易運作規則有充分的瞭解。此外,熟悉碳權交易策略及風險控制方法對於確保投資回報亦至關重要。碳交易所推薦

總之,碳權買賣在全球環保事業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。企業和個人通過參與碳市場,不僅可以為應對氣候變化出一份力,還能夠實現綠色經濟的共同增長。碳排放交易推薦

我們這一生,會遇見很多形形色色的人。 那些對你好的人,都是你生命中可遇不可求的貴人,要好好珍惜。 失意時,他們會對你伸出援助之手,助你度過難關;得意時,他們敢直言不諱你的不足,助你不斷進步。 都說錦上添花容易,雪中送炭卻可遇不可求。 仔細想想,確實如此。 人在得意的時候,身邊人人都和你稱兄道弟,然而當你遇到難處時,大多數人卻選擇視而不見。 人這一生,總會遇到有難處的時候,那些在你失意的時候,愿意伸手扶你一把的人,一定要銘記于心。 有一位年輕的商人,在街頭看到一位衣衫襤褸的青年,正賣力地向路過的人推銷產品,但并沒有一個人停下來搭理他。 商人頓時心生憐憫之情,把一百元塞進了青年的懷里,就轉身離開了。 剛走了幾步,商人細想了一下,覺得自己的行為不妥;于是返回,滿臉歉意地對青年解釋說,自己剛才忘記拿產品了。并且不忘鼓勵青年,不要放棄對生活的希望。 幾年后,商人因為投資失敗而虧了一大筆資金,公司面臨倒閉。 這時候,有一位神秘的推銷商,投資了一筆錢,解決了公司資金短缺的問題。 事后,商人上門去感謝那位推銷商才發現,原來他就是當年商人幫助過的那個青年。 他說自己很感激當年商人的善舉,正是那些鼓勵的話,幫他重新建立了勇氣和信心。 后來,他靠著自己的努力,終于在推銷行業有了一番成就。當得知商人遇到了難處,二話不說便前來相助了。 有人說過:“惟有身處卑微,最有機緣看到世態人情的真相。” 在你窮困潦倒的時候,肯幫助你的人,一定是你生命中的貴人。 樹高萬丈不忘根,人若輝煌莫忘恩。 不管你往后是家財萬貫,還是位高權重,都要記得那些曾經幫助過你的人。 有句話說得很真實:“世界上再也沒有比說真心話更困難的事,也再沒有比阿諛奉承更容易的事。” 甜言蜜語易得,肺腑之言難求。 生活中,人人都愿意說好話,因為不會得罪人;難聽的批評之詞,都會給人心里添堵,惹人嫌棄。 然而,那些愿意對你如實相告,批評你的人,才是真心對你好的人。 那些敢指出你的不足,指正你錯誤的人,是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,更是你生命中的貴人。 三國時期,吳國大司馬呂岱和徐原,因志趣相投成為好友。 呂岱是個愛才之人,十分欣賞才華橫溢的徐原,便舉薦他做官。 出身貧寒的徐原經呂岱的極力推薦,進入仕途,官至御史。 徐原為人耿直,每當呂岱做了錯事,他總是不留情面地當眾批評他的過失和缺點。 很多人在背后議論紛紛,認為呂岱對徐原,既有知遇之恩,又有朋友之情,徐原理應力挺呂岱,怎料如此不識好歹。 這些閑言碎語傳到了呂岱的耳朵里,他不但沒有生氣,反而解釋道: “徐原直言不畏地指出我的不足,是為了我好。我之所以敬重他,也正是因為這一點。” 后來,徐原去世,呂岱傷心不已,認為世上再沒有人能像徐原那樣,能及時指出自己的錯誤,鞭策自己不斷進步。 想起一位作家曾經說過的一段話:“敢于和你說真話、指出你缺點的朋友,是不愿意看到你不斷重復著錯誤而不自知,不愿看到你蹉跎了歲月,不愿看到你無比后悔之時卻發現已經來不及改變。” 難聽的批評話,雖然不好聽,但卻最真心。如果有人愿意冒著吃力不討好的風險,來批評你,請一定要好好珍惜這樣的人。 古語有云:“受人之恩,銘記于心。” 接受了別人的恩惠,理應銘記在心,有機會就要報答。別人幫你是情分,不幫你是本分。這個世界上,并不是所有人都會真心實意地對待你。 生命中那些真心對我們的人,一定要好好珍惜,他們是我們的貴人。 做人,要常懷感恩之心,受人恩惠,理應予以回報。 畢竟,這個世界上,誰也不欠誰什么。 對那些愿意幫助我們的人,要懂得感恩,知恩圖報。 正所謂,滴水之恩,當涌泉相報。 人生短暫,貴人難遇。 真情,要銘記在心;恩情,應此生不忘。 人這輩子,最不應該忘記的,就是別人對自己的恩情。正如古語有云,貴人恩人,要永世不忘。 遇事落難時,幫助我們的人,不能忘;得意忘形時,點醒我們的人,要珍惜。 生命中,那些為我們默默撐傘的人,是一輩子的貴人,一定要感激銘記。 >>>更多美文:感悟生命

我們約了幾家朋友一起自駕游去漂流。到了一個4A級景區,在售票窗口排隊時得知,身高150厘米以下兒童可以半票,而其中一位蔣姓小朋友的身高就在150厘米左右。此時,蔣媽媽憂心忡忡,因為她想省下半張票的錢。于是在小蔣量身高時,讓他稍微往下蹲了蹲,工作人員并沒有在意,測過身高后讓他買了半票。這些,我都看在眼里,記在心里:大人怎么可以這樣做事呢?這不是欺騙嗎?盡管我們一直在打水仗,玩得不亦樂乎,可是在我心中,這塊疙瘩一直解不開。我覺得,150厘米就是150厘米嘛!有什么好作假的,景區這么做或許是照顧兒童,或許是想招攬更多客人,可大人卻把它當作一種節約的途徑,我們怎么可以白白占公家的便宜呢? 我特意留意了一下后面幾個景點的賣票窗口,還真奇怪,無獨有偶,又發現一位媽媽,在自己的孩子測身高時,用大手沉沉地壓在他兒子稚嫩的肩膀上,還不停地使眼色,讓他低下頭去。可那俠義的兒子,認為自己越高越有成就感,頂著壓力,抬頭挺胸,一下子就把腦袋伸到了半票范圍之外,還不停地說:“媽媽,你別壓著我呀!”讓她好不尷尬。 沒想到,連小孩子都明白做人要誠實的道理,他們的父母卻已然忘記。記得我們敬愛的鄧爺爺曾經說過:“做老實人,說老實話,干老實事,就是實事求是。”我想,我們大家都做實誠的老實人,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公平更美好! >>>更多美文:隨想

燒包是七月半的事。 很小的時候,每年農歷的七月初一,母親都要叫接老祖公來家供,并一直要供到七月十四燒包后才結束。 那個時候,村里有文化的人少,大多數人家都沒有祖宗牌。所謂接老祖公來家供,只不過是在一家人吃飯前把做好了的熱菜端上桌子,先拿幾只碗盛上少許飯,配上相應的筷子在桌子上擺一會兒。有條件的人家,會用一至二只空碗倒上少許白酒一并供。不過,因為當時物資極為匱乏,供老祖公時倒的白酒是極少的,每次就大概一小口。酒供結束后,一般都是在吃飯時由家里年紀最長的男性成員給喝掉。 在供老祖公時,母親總會在一旁念念有詞。什么“一家老人,有說得到請不到的都請來吃飯了”;什么“一家老人,一代請一代,一輩請一輩的都請來吃飯了”……母親對供老祖公很虔誠,這在我幼小的心靈中產生了神秘感,也讓我也不自覺地跟著虔誠起來。 說實在的,當時我對供老祖公這件事的認識是空白的。既不知道老祖公是何物,也不知道他們住在何處,更理解不了為什么能把他們接到家里。不過,看到家家戶戶都這樣做,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從來都這樣做,也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了,就有樣學樣,也從來不馬虎行事,更從來沒有向魯迅先生那樣產生過“從來如此,便對么”的疑問。 從七月初一至七月十四,恰巧是農村葡萄、梨子成熟的季節,父親偶爾也會弄來一些擺在桌子上供。我們雖然住在農村,但葡萄、梨子也是稀罕物,也是難得一嘗的高級品。看著葡萄晶瑩透亮的綠,想著梨子入口時的清香,總會忍不住的饞涎欲滴,總會乘爸爸媽媽不在場時偷些吃,有時干脆就吃個精光。 七月半(也即是七月十四)這天供老祖公的儀式最為隆重。不管家里有多困難,這一天供的菜肴總是半個月來最好吃的,也是樣數最多最齊全的。記憶深處,一般都會有七八樣,當然小瓜、四季豆、茄子、包谷等家里生產的時令蔬菜樣樣都是打不脫的,而且還可以在這些蔬菜里找到丁點的肉絲或肉沫。此外,還有難得一嘗的用砂鍋炒的黃豆,父親愛吃的花生米等。供飯的時間相較于往天來說也要長很多。按母親的說法是在七月十四之后,老祖公就要回去了,在這供老祖公的最后一天里就要多供些時間。接下來便是逐一磕頭,先由父親做示范,接著是哥哥,其次是我,最后才到弟弟。家庭的女性成員一般是不作硬性要求的。 晚飯以后便是燒包。一家人用一個大篩子把準備好的包搬到擋不了行人過路的路旁一角,再把包一層層地篷好、篷高。然后是父親拿著幾柱燃好的香沿路插出去,母親坐在小板凳上拿著剛點燃的紙錢不停地變換位置畫圓圈,什么“馬夫在這里領錢”、“螞蟻大王在這里領錢”、“螞蟻二王在這里領錢”、“孤墳野鬼在這里領錢”。一切準備就緒后,母親一邊安排哥哥去收拾桌子上擺放著的還在供馬夫的飯菜,一邊才點火燒包。 為什么要燒包,燒包到底有什么意義,我當時真的是一概不知。印象中,爸爸媽媽在燒包的時候,總會伴隨著給我們講一些已故老人的故事。這些故事,無非是那一位老祖太愛好干凈,針線做得好,愛幫助人;那一位老祖公高高大大的,走南闖北很辛苦,撫養我們長大不容易;公公很有本事,但死得早,丟下婆婆好受苦等等。包即將燒完的時間,母親便要完成最后一項工作——喊魂。母親喊魂時不知是不是忘記了自己,或是有其他的忌諱,除了不喊自己的魂外,其他家庭成員的三魂七魄都要逐一喊個六七遍,甚至是頭十遍。母親喊魂的聲音節奏性很強,帶有農村歌謠的節拍,聲音不大但很富磁力。 每每在母親喊魂結束后,我總會發覺她仿佛是放下了什么似的,感覺她很輕松。這時,她也才愿意端著她坐的小板凳佝僂著身軀慢慢回家。 慢慢長大后,我才知道七月半又稱鬼節、中元節、盂蘭盆節,是我們國家重要的傳統 祭祀節日。“七月半”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。相傳,每年農歷七月初一,閻羅王就要打開鬼門關,把陰間的鬼魂放出來。有子孫、后人的鬼魂,子孫、后人就會接他們回家去供養;沒有子孫、后人的孤魂就會到處游蕩,徘徊于人跡可至的地方找東西吃。所以每年七月,人們就會紛紛舉行投食祭祀、誦經作法“普渡”、“施孤”布施等活動,以普遍超度孤魂野鬼,防止它們為禍人間,并祈求鬼魂幫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。“中元節”是道教的說法。道教有“三元說”,即天官上元賜福,地官中元赦罪,水官下元解厄。每年農歷的七月半是地官的生日,在這一天做法事可以為亡魂赦罪,減輕亡魂的一些罪孽,讓亡魂早日安息,“中元節”之名便由此而來。“盂蘭盆節”是佛教的說法,它來源于目蓮救母的故事。相傳,目蓮是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尊者,因惦念過世的母親,就用神通看他已故的母親。這一看,讓他發現了其母在世時因為有貪念,死后神靈就給了她相應的報應,讓她墮落到了惡鬼道,過著吃不飽的生活。目蓮于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,送給他的母親。但其母不改貪念,見食物到來,深怕其他惡鬼搶食,又讓即將到她口中的食物化成了火炭,沒法下咽。目蓮雖有神通,身為人子,卻救不了其母,十分痛苦,遂請教佛陀如何是好。佛陀說:“七月十五日是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,法善充滿,在這一天,盆羅百味,供巷僧眾,功德無量,可以憑此慈悲心,救渡其亡母。”“盂蘭盆節”便由此而生。 不管是老百姓把七月半稱作鬼節,還是道教把它稱作中元節,亦或是佛教把它稱作盂蘭盆節,他們在七月半這天舉行祭祀儀式都有著共同的內核,即都在寄托家人對已故老人的思念,宣揚崇德向善,祈求家族已故老人平安和少受罪孽折磨,希望子孫后代健康成長…… 有人說,七月半燒包是迷信活動,是在做哄鬼過三十夜的事。世上本就沒有亡靈,燒些紙錢根本就祈求不到老人的庇佑,更不能讓神靈保佑生者獲得幸福,沒必要做這種愚昧的事。我是個馬克思主義者,當然知道幸福是要靠自己用雙手去創造的,而不是向已故老人燒些紙錢來祈求的。說不好聽點,七月半燒紙錢還可能會因為用火不當而造成一些安全隱患。然而,細細想來,七月半燒包并非一無是處,還是有很多東西值得傳承的。 七月半燒包,是對家族人員進行尊老愛幼、崇德向善的教育。給已故老人燒包,無非是要教育子孫后代不要忘記先輩,不要忘記自己的根,無論什么時候,都要有善惡是非觀念,都要把孝敬老人擺在突出位置,都不能忘卻子女的平安幸福、子女的健康成長。君不見,眾多對七月半祭祀活動重視的家庭,他們的子孫后代規紀意識是要強很多,吃苦耐勞的精神也要強很多,為人處世是要好很多,整體素質是要高很多。這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見證七月半祭祀活動的功用了。 七月半燒包,是家族好家風的傳承。別煩老人們在燒包時的絮絮叨叨。他們提及的已故老人,有為保家衛國而捐軀的,有為經濟繁榮而不辭辛勞的,有敢作敢為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,有與鄰居和睦相處并在群眾中得到交口稱贊的,有千方百計教育子女健康成長而過上好日子的,等等。這些念叨,每年老人們在燒包時都要講,都要念,就算是家庭成員都能倒背如流了也從不間斷。當然,老人們念叨的已故老人中,偶爾也會有些事跡不光彩的,比如好吃懶做的,游手好閑的等等。我想老人們在念叨這些已故老人時應該是煞有用心,其目的應該也是要讓自己的子孫后代深刻汲取教訓,不要重蹈覆轍吧。 七月半燒包,又是在以另一種方式傳承中華文明。每每在寫包時,已故老人怎么稱呼、送包人與已故老人的關系怎么寫等,都必須嚴謹對待,不得出現任何差錯。包里封的是什么東西、什么時間收貨須寫得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特別是不能忘記在包的背面寫上大大的“封”字,在把兩個相同的包捆起來時中間不能忘記夾帶一紙馬等等,都充分見證了在用馬作為主要運輸工具時代的中國文明。有意思的是,近年來有些人家在燒包時也燒起了紙汽車、紙飛機…… 七月半的燒包,是一種老人保持身心健康的自我療法。每每在燒包和喊魂結束后,我仿佛會感覺到母親如釋重負,身體會自然輕松許多,心情也會更加平和。父親也總是在燒包結束后面帶笑容,拿著大煙竿吞云吐霧,時不時地與子孫后代說笑講話。 因為認識的改變,所以每年的七月半,我對接老祖公來家供和燒包的事就做得比較認真了。也因為我后來多少讀了些書,識得了一些字,所以我才專門買了一本《寫包不求人》的民間小書,也才能靜得下心來認真地學習各種稱謂,也才最終把家里的祖宗牌規范地書寫好。現在,我遇到街坊鄰舍的老人,總能張口準確地與他們打稱呼。就是一些從未謀面的親戚,只要見面時說起根源,我也能很自信很準確地進行交往,徹底改變了以往見到生人總是張口結舌的尷尬處境。 我現在住在縣城的一個小區里。今年七月半之前,小區里發出公告,說不準小區住戶在小區里燒包。我親眼看到兩個想燒包又沒有辦法的老人,在自家封閉的陽臺上燒包,這讓我感到了明令的害怕,是以特寫此文以記之。 余國富 2020年9月13日 >>>更多美文:散文隨筆

CARB7815ERVF15EWCE


碳排放權交易所推薦》
台灣碳權交易推薦》 碳交易市場的未來發展前景如何?碳權碳交易所推薦》 尋找碳權代購服務:聯合國認證碳權代購碳權交易制度推薦》 境外碳權的投資回報:西班牙碳權代購碳排放權交易所推薦》 探索碳權交易對經濟與環境的雙重影響42662

arrow
arrow

    se156t6u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